参展企业要有意识地寻找目标买家。有些在展会现场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有意向的买家,如果一视同仁进行接待,真正的买家或潜在的买家反而被忽略。可以从了解对方意图,现阶段的要求等方面加以分辨。当然,要做到分辩意向买家,对参展人员进行沟通技巧、了解公司产品技术资料、竞争对手的信息、重要客户等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参展企业分辨意向买家,是参展决窍的第三招。跟踪潜在买家。展览会结束后,跟踪潜在买家的工作放松不得。要及时做好后续工作。比如对收集到的名片进行整理,认为有必要乘热打铁的客户应马上“跟踪追击”,比如,拜访买家。在南京展览设计会上,把企业自己的产品直接推荐给客户、参观者,是目前越来越成为拓展经营业务的重要途径。
当今,展会的主办单位将展台搭建的时间压缩得越来越短。对于参展商来说,常常为了赶时间而没有充分地考虑展台的设计和搭建,往往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决策。因此,对于展台搭建商来说,为了完成设计和施工任务就必须经常加班。而现在,展馆通常都对八小时工作以外的开馆时间加收额外费用,所以加班时间和加班费也不是无偿的。时间对于展台搭建商,可以说是越来越昂贵了。
国外展商在突出企业形象方面非常讲究个性,装修极少雷同,而在一些细节方面又严格地向标准靠齐,笔者亲眼见到一家德国展商在布展铺地毯之前,先将组委会提供的地毯揭去,然后把地抹得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然后才把自己带来的小块地毯仔仔细细地码好,完工以后的地毯就像一整片从德国带来的一样;还有些展商甚至要对每颗螺丝进行检查,确保它们的旋转角度一致,外出代表的是公司形象,甚至是国家形象,如何在短短展会期间尽可能多地结识客户,尽可能深地给客商留下印象,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市场情况,这些问题解决了,参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而中国展商刚好相反,细节方面极具“创意”,能简即减;而在展位搭建上又出奇得一致,清一色的标准展位。
国外展商的企业标识做得比较到位,其实就展会而言,说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可能更确切一些,简单地说,就是在展位搭建、使用物品以及宣传资料等带有自身标志意义的地方使用一种统一的、能够突出自身形象的图案及色彩设计,例如带有金色M标记的物品通常容易使人联想到麦当劳。在展具的应用方面,国外展商特别注重声、光、电的配套使用,灯光、视觉、声效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展位显得精致、上品;而中国展商一般只满足于组委会或者展览公司提供的灯具等基本展具,尽管近来租用电视机、VCD等展具的展商有所增加,但是总体显得比较昏暗、粗糙,容易给客商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每天展会即将结束时,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急着收拾东西,这样同样会失去很多机会。成功参观展览的要素根据展会调查中心报道:39%的参观者在展览会上逗留不足8小时,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尽量多的有效信息,决定着参观展览的效果。
会展新常态首先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来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分析会展实际功能作用,给会展产业以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其次,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原则,认真研究和分析会展市场供求关系和实际市场资源,真正做到目标确定切合市场实际,题材策划源自市场需求,活动运作符合市场要求,应对举措利于市场发展;再次,跳出会展谋划会展,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发挥会展平台桥梁作用,做好产业会展,助推产业发展和产业提升,做大、做强会展产业。最后,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互动调节、共同推进的作用,创新思维,精准发力,围绕市场培育和市场规范出招,通过市场化手段奏效。
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会展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尤其是小规模重复办展问题较严重。首先,没有权威性的部门对会展业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促销。其次,政府行为明显。与国外会展业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几乎相反,我国许多城市的大型会议或展览都由政府主办,政府一方面对会展活动的具体运作干预太多,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会展整体促销等重要问题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国内会展业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与分工协作体系,配套服务水平还普遍较低。许多会展组织者没有实力却又想全权承揽参展商的一切活动项目,最终导致精力分散和服务效率降低,既影响了会展活动的质量,又制约了会展规模经济的形成。
对展会的主办方而言,应当及时就展会标识、名称等进行商标注册,对于展台设计、相关展具等也应通过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同时展会主办方应提高维权意识,对他人冒用展会名称、标识和其他侵权行为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绝不能听之任之,这不仅是在维护自身利益,更是在维护整个会展行业的良性发展。日前,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在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办展主体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手段保护展会的知识产权。